发布时间:2022年05月31日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为拓展彝语言文化学院学生学科视野,活跃学生学术氛围,增强学生“四个自信”, 5月24日晚上,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李小彬博士在南校区学海楼S1607教室作了题为“中国考古百年——探索人类文明发展之谜”的讲座,彝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阿牛木支教授主持了讲座。
李小彬博士开讲
李博士首先指出考古与盗墓的不同之处后,从考古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讲座。然后从中国考古学史角度梳理了我国考古工作从屈辱走向辉煌的百年历程,强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接着李博士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讲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强调中华史前文明是渊源有自、满天星斗式的发展模式,各种考古学文化在彼此交流和碰撞中逐渐融合,终于在有夏一朝进入国家文明时代,完成了从古国到王国的文明进程。在经过夏商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分封制为国家管理体制后,终于迎来了以郡县制为国家管理体系、以察举制为主要选官制度、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秦汉时期,完成了从王国到帝国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强化了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出中华民族独有的家国情怀,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余年。
李小彬博士与学生互动
李小彬博士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ppt,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浅显易懂地讲解了考古学相关知识。给听讲座的师生们带来了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李博士追溯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展现了中国考古学百年的发展脉络,逻辑清晰地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主要成就。
![]() |
阿牛木支教授总结评议
整场讲座座无虚席,学生专注听讲,提问活跃,气氛热烈。最后,阿牛木支教授进行了精彩总结评议,他表示通过考古学界几代专家学者的努力,中国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不仅仅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是探索人类文明之旅,更重要的是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